• vpn入口
  • 电子邮箱
  • 怀念旧版
青春风采
“强国有我•青年说”开篇——一起走进马克思光辉伟大的一生
日期:2022-05-27 信息来源:学生工作处、团委 阅读量: 4751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征程中极端重要的特殊年份。为全面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党性修养,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第六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的要求,苏信学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推出“强国有我·青年说”活动,致力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平台。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4周年纪念日。今天,我院“强国有我·青年说”活动开启第一次主题公开课,一起走进马克思光辉伟大的一生,深刻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以来,马克思主义,这个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思想,为无数困顿中的人指明了方向,鼓舞着人类为谋求自身解放而不懈斗争。

 

从“叛逆少年”到“超级学霸”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在普鲁士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他从小就显露出对哲学的懵懂兴趣,进入中学时代,他成绩优异,并且更爱思考了,遇到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就是在这一时期,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1835年,17岁的马克思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波恩大学读书,打算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

不过,马克思也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我们一样,上学、恋爱、叛逆、迷惘,统统有过。到了大学时期,他依旧“不安分”……无奈之下,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安排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正是这一变化,让马克思的精气神发生了转变,不再叛逆。

到了柏林大学,马克思一下从“热血男孩”变成了“学术青年”。这个阶段,马克思博览群书,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奥维狄乌斯的《哀歌》等名著。这一时期,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此刻的马克思,从“问题少年”变身成了学霸,并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

 

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这一时期他忘我的工作,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只为了尽早完成《资本论》的写作。

1867年《资本论》问世,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革命活动依旧是马克思毕生事业的重心所在。1867年后,马克思仍然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后称“第一国际”),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第一国际”是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于1864年建立的世界性工人组织,旨在通过建立更为强大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联合来反抗资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后,马克思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积极参与并作了客观的估量和精深的分析。马克思看到,公社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确实“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在巴黎公社之后出现的新的历史境遇表明,工人运动面临的直接任务是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各自的工人政党,这样,国际的组织形式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人运动发展的一种桎梏。马克思看到了这一趋势,在他的建议下,第一国际于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在此期间,马克思还积极参与和关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建及其纲领的制定,成为事实上的“导师”。

在1883年之前的一段岁月里,马克思还曾把视野扩展到西欧之外的东方,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引起了马克思高度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同时,马克思还特别关注俄国的状况。马克思认为,俄国的农村公社“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它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最终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发展,印证了马克思的判断。(图文来源:共青团中央)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院长信箱

院长信箱

智慧苏信APP

智慧苏信APP

智慧苏州公众号

智慧苏信公众号

苏州学院公众号

苏信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南路1237号│邮编:215200│电话:0512-63118999(招生咨询);0512-63118777(办公室) │邮箱:szxx@szitu.edu.cn │苏ICP备:苏ICP备10083755号-1 │技术支持:百达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