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pn入口
  • 电子邮箱
  • 怀念旧版
课程思政我们在行动
守初心,担使命|课程思政,我们在行动(一)践行扶贫助农,培养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日期:2022-08-02 信息来源: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量: 4561

课程名称

英语1

教学内容

Deciding on the shipping mode

案例提供人

钱晓娟

二级学院名称

人文社科学院

教师姓名

钱晓娟

本教学内容的价值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

2.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的用英语主动沟通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思政实施感想: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还要予以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而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到每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实施过程

图片1.png

1. 课程导入

图片2.png

针对本节课主题,教师播放导入视频Seventy Years Imprint of the New China,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际70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了解了国内的交通运输现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课堂教学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图片3.png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小组任务时,教师明确各小组所选产品需为扶贫助农产品,帮助贫困地区解决产品的运输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片4.png 

大学生要成为新时代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有优秀的学业成绩,还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本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组内组间讨论不断优化自己的小组文稿,在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精益求精在职场中的重要性,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图片5.png 

根据习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节课设计相应提升任务:要求学生将所选产品运往国外,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真实的情境演绎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课后反思

英语学习将英语语言和国际商务有机融合,学生受国外思想文化碰撞最激烈,也最易受外来思潮和文化干扰,因此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图片6.png

上一篇
友情链接
院长信箱

院长信箱

智慧苏信APP

智慧苏信APP

智慧苏州公众号

智慧苏信公众号

苏州学院公众号

苏信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南路1237号│邮编:215200│电话:0512-63118999(招生咨询);0512-63118777(办公室) │邮箱:szxx@szitu.edu.cn │苏ICP备:苏ICP备10083755号-1 │技术支持:百达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