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光荣牌 一脉军人情
管理工程系
市场营销专业242班
王馨怡
我家门楣上,并排挂着两块金底红字的“光荣之家”荣誉牌,鎏金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暖光,映衬着我家浓厚的军旅情缘,是全家人引以为傲的重要见证。
左边那块属于爷爷,书写着边境战场上的峥嵘岁月;右边那块属于爸爸,饱含着为民守国防的军人担当。这两块荣誉牌,没有华丽的装饰,简朴而庄重,平实而厚重,像两把钥匙,打开了我家两代人的军人记忆,也铭记下刻在骨子里的家风传承。
爷爷是1977年入伍的解放军战士,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奋勇作战,荣立三等功。退伍后,爷爷很少主动讲战场上的事,只是偶尔翻出旧军装时,会指着领口的徽章说:“那时候在部队,心里就一个念头,守好国门,家里人才会过得安稳。”
△王馨怡爷爷的退伍证
后来,上级部门送来“光荣之家”的荣誉牌,爷爷万分激动,我们全家也感到无比自豪。爷爷亲手把荣誉牌钉在门楣上,不仅是要显示这份荣耀,更重要的是,要向所有村民开展国防教育,让当兵光荣的信念,在每个村民心中扎根。爷爷每次端详“光荣之家”这几个字,眼神里满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追忆。
受爷爷教育的影响,爸爸从小就有了参军入伍的志向,“穿军装、当战士”的种子早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后来,爸爸真的接过了爷爷的“接力棒”,穿上了军装,也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爸爸遵照爷爷的教导和要求,认真履职,积极上进,在部队里表现优异,被改选为士官。
退伍后,爸爸始终没忘军人本色,始终没丢军人作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还经常帮社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都夸他有军人的担当。几年前,爸爸被评为婺源县“最美退役军人”,爸爸把这条金闪闪的绶带叠得整整齐齐,和爷爷之前的徽章存放在一起。而那个最闪耀的荣誉,就是我家大门口那两块“光荣之家”的牌子。
△王馨怡爸爸的“最美退役军人”绶带
如今每次出门、回家,我都会认真看一下“光荣之家”这几个鎏金大字,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深深的感动和满满的激励。它们就像一种无声的提醒和鞭策,让我明白爷爷的坚守、爸爸的担当,都是刻在我们家骨子里的精神传承。
这份军旅情缘和精神传承,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我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报效国家。那“光荣之家”的字里藏着的故事,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慢慢长大、稳步前行,也让我始终铭记:我们家的光荣,从来不仅仅是挂在门上的荣誉牌,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守与担当。